
手球精彩的碰撞
May 18, 2022
它像足球一样有球门与门将,可像篮球一样运球投射,也像橄榄球一样不乏肢体碰撞。这项“多合一”运动,就是我国首次派队出征本届东南亚运动会的体育项目之一——手球(Handball)。
你可知道手球被誉为热门程度仅次于足球的团体运动,在超过180个国家盛行?但在本地,多数人对它还是一知半解。
杜耀杰(20岁,新加坡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)小学时是篮球运动员,由于他就读的中学没有篮球队,才决定改打“看似最接近篮球”的手球。
多合一特色 发挥空间大
不过他很快就发现,手球也拥有足球、橄榄球,甚至是冰上曲棍球等其他运动的元素,攻防打法也因此更多样化,赋予选手更大的发挥空间。
杜耀杰说:“中一中二时,我们是打五人赛制,到中三才接触到正规的七人赛制(六名球员加上门将)和球场。第一次尝试七人制比赛,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震撼。我在场上完全措手不及,因为球员更多表示更多人会阻挡你或跟你抢球,难度一下子提升很多,节奏也大大加快。虽然比赛更有挑战性,但也更刺激过瘾!”
对垒强敌学习克服劣势
杜耀杰不畏挑战的精神,以及在球场上的沉稳表现,很快就获得了赏识。2020年,他成功晋级国家队,成为年纪最轻的队员之一。除了代表新加坡参加本届东南亚运动会,他也于今年初到沙地阿拉伯参加亚洲男子手球锦标赛。
他说:“能代表国家出赛的自豪感,很难用言语形容!能和其他国家的队伍切磋,也让我们认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。比方说,我们在对垒中东与东亚选手时,一般无法在身型上占优势,只能靠速度、策略和团队合作来对抗。在对垒韩国的比赛中,我还成功射入了一球,当下的成就感让我至今难忘。”
尽管七年来对手球不离不弃,但杜耀杰坦言,去年一度有过想放弃的念头。
“国家队一周有四五次训练,又要兼顾学业,得牺牲家庭社交时间,身心压力挺大。加上当时觉得自己的球艺停滞不前,心态很沮丧,连续缺席了两次训练。幸好过后我重新振作回返训练,因为我不想辜负团队对我的期望。我始终热爱手球,它让我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,是推动我进步的力量。”
手球让她变开朗“团魂”
同样于2020年入选国家队的童恩(19岁,义顺星烁初院高二),则是在中二那年开始接触手球。当时学校手球队人数不足,她因此被同学拉去凑数。原本是独木舟运动员的她出于好奇心而尝试,结果从此爱上这项运动。
童恩说:“我之前对手球的印象,是它有很多肢体冲撞,有点可怕。但开始打手球后,原本的恐惧感很快就消散,甚至觉得这种激烈的打法正是手球的魅力,还能让我趁机解压释放情绪。哈哈!”
有趣的是,如今活泼爱笑、是队中正能量担当的童恩,在打手球之前竟然是不合群的“臭脸”一族。
“过去我的脾气暴躁,好像全世界都亏欠了我,也不主动跟人打交道。加入手球队后,父母都说我的性格变开朗了,不像以前爱发脾气,还会主动帮助别人。这应该和手球讲求团队精神有关,让我学习与别人沟通合作。在比赛中落后或失败时,也要和队友齐心面对、彼此鼓励,而不是独自懊恼或互相指责。”
出国比赛和偶像结缘
手球也让童恩有机会到国外训练参赛,从世界级队伍身上取经。
她说:“去年9月到约旦参加亚洲女子手球锦标赛时,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韩国队的纪律性。她们一进入场馆,就快速整齐地放下装备,开始热身。另外,日本队的选手们虽然个子不高,速度和能量却很惊人。每次攻防对换,她们瞬间就能跑到球场另一端准备就绪,全程不见疲累。对于身型也比较矮小、跑动超过10分钟就开始气喘的我来说,她们尤其值得我学习。”
除了能以选手身份开拓视野,童恩还有机会在锦标赛中和自己的手球偶像——韩国女将李美卿(Lee Mi-gyeong)结缘。
“能和李美卿近距离接触,简直是美梦成真!虽然她是国际知名球员,但为人友善亲切,还邀请我参加她6月在韩国举行的婚礼。虽然我到时得准备A水准会考而无法出席,但我会继续提升自己,期待能在下一次国际比赛中和她见面切磋!”